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     责任编辑:综合
【字体: 】    打印
一、保障夏收夏播顺利进行
建立区、乡、村三级领导组织,强化小麦机收供需精准对接,建立村级种植主体、机具保障清单、代收代种服务清单,逐户、逐地块落实机具、机手,保证所有地块有机收、有机种。公布“三夏”生产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信息服务、物资供应、协调调度等工作。落实跨区作业机具绿色通道,在藁城区辖区内的五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立跨区作业机具绿色通道,对跨区作业机手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保证跨区作业机具快速通行,坚决防止擅自设卡拦截、随意阻路断村等行为,全力保障夏收夏播。石油、石化等石油供应单位对农机加油实行优惠5%的政策,并保证油料供应,安排流动加油服务车2辆,深入田间服务。(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二、确保夏播面积只增不减
将夏播任务分解到镇,镇再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确保应种尽种,种足种满。坚决杜绝撂荒。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央资金每亩补助150元,省级资金每亩补助50元,同时整合有关资金75万元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倾斜,将3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到乡、村,确保完成任务。为尽量减少大豆扩种对玉米面积的影响,全区净作玉米面积力争不低于36万亩。(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负责)
三、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利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每亩补助1500元左右,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和节水、田间机耕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四、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和种植管控,严格规范项目占地,加强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格监控土地清表,凡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或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得未批先建、强行清表,已种植农作物地块要等收获后方可占用,不得提前毁苗。做好用地政策和粮食安全普法宣传,增强金社会粮食安全法律意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藁城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五、支持乡村建设
利用省、市、区资金,支持新建农村户厕2.49万亩,每座省级补助500元、市级补助1000元,区级补助最高1100元。落实省级支持农村公厕、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资金政策,建设农村公厕120座,每座补助1万元;根据资源禀赋、村庄基础和产业特点,突出围绕3个美丽乡村片区和3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布局,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完成省下达的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一是依托世纪大道美丽乡村精品片区。重点打造廉州镇表灵村、岗上镇西辛庄。二是依托滹沱河美丽乡村生态文旅片区。重点打造廉州镇陈一村、彭家庄村、南墩村;岗上镇台西村、双庙村、故献村;兴安镇东里村;南董镇河西营村等8个村。三是依托定魏线、衡井线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片区。重点打造常安镇南朋村、贾市庄镇马丘村、梅花镇西庄村、南营镇大马庄村。四是沿金五线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南孟镇韩家洼村、北汪村。五是沿机场路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九门乡庄货头村、张家庄镇鲍家庄村、增村镇西姚村。六是沿高铁京港澳高速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西关镇台营村。(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落实好资产收益、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心等产业帮扶项目和雨露计划、小额贷款帮扶等就业创业帮扶项目,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乡村振兴局)
七、积极引进涉农央企和大型农业企业
积极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涉农企业进河北活动,对进入我区的涉农央企,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活动,围绕主导产业,瞄准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丰富招商举措,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招商成效。对涉农央企及国内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我区建立的分公司,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八、推进涉农企业发展
全面落实省、市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争取省级农业产业化“强龙担”助贷工程、农产品出口企业认证等方面补助资金,支持我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九、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政策精神,对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晋升为省级示范联合体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市级联合体从金融机构贷款的,按实际支付利息给予一定比例贷款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联合体项目建设,包括联合体核心企业为原料生产基地经营主体提供统一供种、农资、技术、保险、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建设质量控制体系,用于购买公用质量检测设备、建设共用生产设施;支持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中试、加工设施建设以及技术装备升级等,按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围绕藁城藁优麦特色优势,建设藁城强筋麦产业集群,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穗行株系圃,做好强筋小麦技术创新,扩大强筋麦育种鉴定规模。支持2个市级农业园区争引现代农业园区提升项目,支持现代农业园区提高科技创新、设施装备水平等,每个补助1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一、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经过公开遴选、专家评审,支持以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牵头,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河北鑫农种业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单位基础建设和仪器购置,提升科研育种能力。支持河北宏瑞种业有限公司建设1000亩标准化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石家庄亮昊种猪商贸有限公司上半年从国家核心育种场引进优质种公猪170多头,并计划通过实施2022年生猪良补项目,向我区及晋州、无极、赵县、栾城等周边10个辐射县的养猪场户推广优质冻精6.4万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二、支持滹沱河沿线种植结构调整
持续推进滹沱河沿线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片,引导滹沱河沿线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蔬菜观光采摘2个特色产业示范片区,每个补助50万元,深入挖掘滹沱河沿线产业和资源特色,打造沿河设施蔬菜生产和观光旅游亮点模式,让滹沱河沿线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兴旺的助推器,促进滹沱河畔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滹沱河沿线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综合效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三、推进奶业振兴
落实上级资金政策,支持1家奶牛场进行扩建,增加奶牛栏位544个,每个栏位补助1000元,共补贴资金54.4万元;落实奶牛性控胚胎项目,支持2家奶牛场移植性控胚胎210枚,每枚补助2000元,共补贴资金42万元;落实奶牛性控冻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为9家奶牛场买进性控冻精7050支,每支补助75元,共补贴资金52.875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四、强化产销对接
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加全省蔬菜、水果、中药材、奶业产业发展大会等推介交流活动,促进产销对接,扩大我市优质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五、加强银企对接
继续宣传“政银担”创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风险共管、利益共享、损失共担、合作共赢”的政、银、担合力支农服务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借助在全省开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专员”试点工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组织银企对接,聚焦重点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畜牧工作总站联合银行举办养殖户银企对接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加强种养大户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切实缓解养殖场、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养殖场、户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区农业农村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明白卡:
石家庄市藁城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明白卡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其他文件  > 石家庄市藁城区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措施及配套政策的通知
石家庄市藁城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十五条政策措施
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
一、保障夏收夏播顺利进行
建立区、乡、村三级领导组织,强化小麦机收供需精准对接,建立村级种植主体、机具保障清单、代收代种服务清单,逐户、逐地块落实机具、机手,保证所有地块有机收、有机种。公布“三夏”生产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信息服务、物资供应、协调调度等工作。落实跨区作业机具绿色通道,在藁城区辖区内的五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立跨区作业机具绿色通道,对跨区作业机手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保证跨区作业机具快速通行,坚决防止擅自设卡拦截、随意阻路断村等行为,全力保障夏收夏播。石油、石化等石油供应单位对农机加油实行优惠5%的政策,并保证油料供应,安排流动加油服务车2辆,深入田间服务。(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二、确保夏播面积只增不减
将夏播任务分解到镇,镇再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确保应种尽种,种足种满。坚决杜绝撂荒。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央资金每亩补助150元,省级资金每亩补助50元,同时整合有关资金75万元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倾斜,将3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到乡、村,确保完成任务。为尽量减少大豆扩种对玉米面积的影响,全区净作玉米面积力争不低于36万亩。(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负责)
三、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利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每亩补助1500元左右,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和节水、田间机耕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四、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和种植管控,严格规范项目占地,加强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格监控土地清表,凡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或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得未批先建、强行清表,已种植农作物地块要等收获后方可占用,不得提前毁苗。做好用地政策和粮食安全普法宣传,增强金社会粮食安全法律意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藁城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五、支持乡村建设
利用省、市、区资金,支持新建农村户厕2.49万亩,每座省级补助500元、市级补助1000元,区级补助最高1100元。落实省级支持农村公厕、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资金政策,建设农村公厕120座,每座补助1万元;根据资源禀赋、村庄基础和产业特点,突出围绕3个美丽乡村片区和3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布局,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完成省下达的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一是依托世纪大道美丽乡村精品片区。重点打造廉州镇表灵村、岗上镇西辛庄。二是依托滹沱河美丽乡村生态文旅片区。重点打造廉州镇陈一村、彭家庄村、南墩村;岗上镇台西村、双庙村、故献村;兴安镇东里村;南董镇河西营村等8个村。三是依托定魏线、衡井线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片区。重点打造常安镇南朋村、贾市庄镇马丘村、梅花镇西庄村、南营镇大马庄村。四是沿金五线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南孟镇韩家洼村、北汪村。五是沿机场路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九门乡庄货头村、张家庄镇鲍家庄村、增村镇西姚村。六是沿高铁京港澳高速美丽乡村精品线。重点打造西关镇台营村。(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落实好资产收益、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心等产业帮扶项目和雨露计划、小额贷款帮扶等就业创业帮扶项目,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乡村振兴局)
七、积极引进涉农央企和大型农业企业
积极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涉农企业进河北活动,对进入我区的涉农央企,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活动,围绕主导产业,瞄准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丰富招商举措,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招商成效。对涉农央企及国内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我区建立的分公司,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八、推进涉农企业发展
全面落实省、市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争取省级农业产业化“强龙担”助贷工程、农产品出口企业认证等方面补助资金,支持我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九、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政策精神,对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晋升为省级示范联合体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市级联合体从金融机构贷款的,按实际支付利息给予一定比例贷款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联合体项目建设,包括联合体核心企业为原料生产基地经营主体提供统一供种、农资、技术、保险、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建设质量控制体系,用于购买公用质量检测设备、建设共用生产设施;支持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中试、加工设施建设以及技术装备升级等,按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围绕藁城藁优麦特色优势,建设藁城强筋麦产业集群,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穗行株系圃,做好强筋小麦技术创新,扩大强筋麦育种鉴定规模。支持2个市级农业园区争引现代农业园区提升项目,支持现代农业园区提高科技创新、设施装备水平等,每个补助1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一、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经过公开遴选、专家评审,支持以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牵头,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河北鑫农种业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单位基础建设和仪器购置,提升科研育种能力。支持河北宏瑞种业有限公司建设1000亩标准化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石家庄亮昊种猪商贸有限公司上半年从国家核心育种场引进优质种公猪170多头,并计划通过实施2022年生猪良补项目,向我区及晋州、无极、赵县、栾城等周边10个辐射县的养猪场户推广优质冻精6.4万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二、支持滹沱河沿线种植结构调整
持续推进滹沱河沿线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片,引导滹沱河沿线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蔬菜观光采摘2个特色产业示范片区,每个补助50万元,深入挖掘滹沱河沿线产业和资源特色,打造沿河设施蔬菜生产和观光旅游亮点模式,让滹沱河沿线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兴旺的助推器,促进滹沱河畔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滹沱河沿线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综合效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三、推进奶业振兴
落实上级资金政策,支持1家奶牛场进行扩建,增加奶牛栏位544个,每个栏位补助1000元,共补贴资金54.4万元;落实奶牛性控胚胎项目,支持2家奶牛场移植性控胚胎210枚,每枚补助2000元,共补贴资金42万元;落实奶牛性控冻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为9家奶牛场买进性控冻精7050支,每支补助75元,共补贴资金52.875万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四、强化产销对接
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加全省蔬菜、水果、中药材、奶业产业发展大会等推介交流活动,促进产销对接,扩大我市优质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五、加强银企对接
继续宣传“政银担”创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风险共管、利益共享、损失共担、合作共赢”的政、银、担合力支农服务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借助在全省开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专员”试点工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组织银企对接,聚焦重点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畜牧工作总站联合银行举办养殖户银企对接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加强种养大户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切实缓解养殖场、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养殖场、户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区农业农村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信息中心
冀ICP备字14000025号-1网站标识码:1301820006
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213号